1.频率响应范围与如何判断好坏
一般来说,大部分消费者通常在购买音频产品时,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参数来考量一款音频产品的好坏。而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频率响应范围。如果单看频率响应范围这个参数,它的范围越广也就越出色。根据官方的解释:
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
人耳的正常听音范围的确是20-20000Hz,超过这个部分我们听不见,但这不代表其他器官就可以对超出这个范围的频率有所感知,俗话说就是听起来很舒服。并且,光有一个频率响应范围也只是片面的参数,我们还需要频响曲线来判定一款耳机和音箱的真正好坏。所以说,我们不能单一通过频率响应范围来判定一款音频产品的好坏,超宽的范围并不代表它能在极端频率下保证失真度,而频率响应范围小的也不一定就差,还需要频响曲线来综合判断。
很多用户认为,音响器材的频响曲线一定要平直,否则一定不是好器材。这个论断要多面看。一般来说,音响器材的音源产品,也就是CD机,DAC解码器,在高频段普遍根据所用模拟滤波器的不同有不同的线形。使用巴特沃兹滤波器的音源产品在15-20KHz的高频往往有1-3个分贝的滚降,使用切比雪夫和椭圆滤波器的产品在高频也有一些起伏变化的线形。有些低档消费类音源产品,比如低档mp3播放器,由于没有使用模拟滤波器,只是简单的用数字滤波把20k以上的高频剪掉,虽然看上去频响曲线平直,其实含有很多高频数字杂波,使听感干瘦冷硬,这就是所谓数码声了。但是对于音源器材来说,所谓的“数码味”和“模拟味”并没有褒义贬义之分,只是代表着各自的音乐风格特色。
2. 耳机中阻抗与灵敏度的微妙关系
在耳机包装上常见的参数是阻抗和灵敏度,阻抗的单位名称是欧姆,这个参数我们不用过多介绍,在初中物理课上每个人都接触过。但在耳机领域,阻抗越高就代表越难推,俗话说就是“阻力”越大!很多人就说了,我们买耳机要买低阻的,低阻的好推。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许多人却将阻抗与声音的大小结合在一起,这种联系是不对的。 往往和阻抗同时出现的参数的是灵敏度,灵敏度一般用XXdB/mw来表示,灵敏度代表了每一毫瓦所发出的音量大小,这才是代表好不好出声的参数。当然灵敏度并不直接表现音质上好坏。但阻抗这个参数在耳机当中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潜力”来解释。通常情况下,高阻抗耳机拥有比较高的潜力,以至于我们需要大功率的输出才能释放出它在所有能量,也就是达到频率响应范围内而失真度很小的效果。如果我们此时换为小功率前端来驱动高阻抗耳机,就会出现在某些频率下失真度很高,无法完美地支撑整个频率响应范围。可以说,前端设备的推力与阻抗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耳机在频率响应范围内的失真度。
当然,这只是的宏观的概念,具体到电压、电流等前端设备参数,都会对不同阻抗下的耳机产生不同效果。这个就需要我们长时间的HiFi经验来逐渐判断与实践。
3.信噪比与人声可闻级别
首先,信噪比的定义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功率)的比值。用dB表示。例如,某音箱的信噪比为80dB,即输出信号功率是噪音功率的10^8倍,输出信号标准差则是噪音标准差的10^4倍。信噪比数值越高,噪音越小。
“噪声”的简单定义就是:“在处理过程中设备自行产生的信号”, 这些信号与输入信号无关。对于任何音频产品,信噪比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重放信号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无信号输入时系统噪声输出功率的对数比值分贝(dB)来表示。信噪比越高表示音频产品越好,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信噪比的最低要求是后级放大器要大于等于86dB。对于放大器来说,该值当然是越大越好。因为当信噪比低时,小信号输入时噪音严重,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感觉是混浊不清,所以信噪比低于86dB的放大器不建议购买。
4. 声道分离度和现场感
声道分离度是音响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指的是两个声道之间相互串扰的程度。如果串扰过大,立体声的立体感将被消弱。一些音响产品为了追求指标测量优秀,甚至费大力气,甚至付出影响其他方面音质的代价,把声道分离度做到90到100分贝,这又值得不值得呢?
其实现场的音乐不会只有两个声道,虽然人生双耳,但是两个耳朵之间也不是完全隔绝。听过交响音乐现场的人都知道,在10-20排正中座位,也就是所谓的皇帝位,人的双耳的声道分离度也就60多分贝。这就是多年来音响界争论的话题了,过分追求声道分离度指标到底有意义没?
5.买音频产品不能全看参数
1)确定自己的购买需求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确定买这款音频产品是随身用还是摆放在家中使用。当然一些很例外的产品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要知道好不好出声,则看灵敏度,灵敏度高则代表好出声。
2)参数所不能表达的
音频产品的参数只能反映出某些最直接的表象,而音场的大小、解析力、乐感等这些很主观的东西是无法反映出来的。这个就得需要通过自己的耳朵进行实际判断,其实我们在选购产品时抛开那些参数,相信自己喜欢的,就是正确的就行了。
最后结论:
在发烧友中总有参数党技术党和主观为王的听感党,其实谁对谁错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无数年,毕竟两边人相互不服,但是对于参数来说,确确实实并不能够100%的说明一款器材如何,至少也是要耳听为实的,懂参数、有正确的声音趋向和判断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